盛夏时分,骄阳似火,社会学院于2022年7月10日举办了一场以“社会调查、社会心态与自贸港建设的内驱力研究”为题的学术沙龙。社会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外请专家和刚刚入职的部分“卓越教师”参加了会议。本次学术沙龙由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筹办,采取线上形式,社会学院院长为会议致开幕词。会议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议题为“社会心态及自贸港建设的内驱力研究”,分别由苏米雅教授、黄艳钦讲师做主旨发言,敖小兰教授、哈斯额尔敦副教授进行了评议。第二阶段议题为“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共有五位发言人分别做了主旨发言,他们是黄慧、高娟、李奇、杨杨、韩潇霏老师。
沙龙伊始,刘院长在开幕致辞中感谢学术委员会精心筹备沙龙,感谢老师们在暑期繁忙的调查研究中抽出宝贵的时间参加沙龙,希望通过此次学术沙龙各位老师能够有很好的学术交流、思想碰撞和学术收获,最后,他预祝沙龙圆满成功。
在第一阶段的学术报告中,黄艳钦老师以“海南社会心态研究量表编制及实施过程的相关研究”为题分享了研究成果。海南自贸港建设过程中的社会变革给人们心理上带来的冲击,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把握岛内不同社会群体对自贸港建设的认知与态度,把握各个群体的参与度,具有重要的价值。海南社会心态调查调研组从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信任、社会认同等九个维度进行《海南社会心态调查问卷》的编制,以此来研究在海南生活的各群体的社会心态。对问卷进行了信效度检验和数据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究的不足,期待更多的批评和建议。接着,苏米雅教授以“海南社会发展内驱力研究”为题,分享了相关研究。他从“岛民到港民”出发,特别强调了自贸港建设中,岛民经济与外来经济之间的张力,传统生计与现代产业经济之间的张力,并从内驱力概念出发,阐释了海南社会发展的内驱力问题。
随后,进入第一阶段的评议环节。各位专家教授对第一阶段两位发言人的精彩发言给与点评。其中,敖小兰教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课题意义,并提出对于问卷维度设置的意见及内驱力模型的建议。哈斯副教授建议黄艳钦老师在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上,关注地区人口比例。认为苏米雅教授从岛民到港民的提法很有创意,建议可从国家政策背景、文化建设、乡村精英、农民群体四个维度去考虑内驱力的提升。接着,刘院长进行了第一阶段评议,认为两个主旨发言都非常精彩,在非常短的时间内给我们清晰地呈现了研究问题,让我们初步把握了问题的实质。两个发言均从学理的角度阐述了基本的学术概念,运用了规范的研究方法,建议注重定量研究的同时,关注定量与定性研究的结合。
学术沙龙第二阶段由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肖芒教授主持,议题是“社会调查与社会研究”。黄慧老师首先报告了在三亚市罗蓬村、马亮村的调查成果,通过大量的照片生动地介绍了两村的回访情况,呈现了三年来村庄的发展和变迁。高娟老师以乡村振兴中的“她力量”为主题,从性别差异的视角出发,关注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推动作用,并就调查地点农民的市民化路径等展开了论述。韩潇霏老师以琼海乡村调研实录为题,重点从乡村产业发展呈现了调查成果,并就产业振兴与乡村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深入反思。杨扬老师以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为题分享了调查所获得的一手资料,从种田的经济帐到文化传统的保护等细致地呈现了乡村现状,探讨了成因。李奇老师以海南省白沙县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力为题,探讨了乡村的脱贫困境,就如何提高乡镇精准扶贫的执行力进行了思考。以上各位老师的发言资料翔实,图文并茂,给与会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第二阶段评议环节,陈强教授认为以上社会调查均运用了规范的社会调查方法,对高娟老师的调查与反思印象深刻,其对农民市民化的思考有深度,女性视角也很有意义。同时,觉得杨扬老师的调查很细致,对传统音乐的观察了解很有价值。许寿童教授认为,以上五位教师的调查非常有价值,其所获得的数据、照片、视频等一手资料十分珍贵,期待他们依据宝贵的资料出更多的成果,并建议多多利用历史史料来辅助调查。苏米雅教授表示,各位老师在各自研究领域的调查有扎实的功底,虽然从不同专业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调查研究视角,但五位教师的调查研究给自己很多学术性、学理性的启示。刘院长在评议中指出,实证研究、社会调查是社会科学的基本方法,不能够退回到“摇椅上”的社会学、人类学研究,很高兴看到年轻教师们的调查和成果,相信他们会在调查获得“是什么”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为什么”的研究,并做进一步的反思。
最后,肖芒教授进行了会议总结,建议大家把调查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进行共享,把数据利用起来,多多开展这种学术沙龙活动,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社会学院的学术活动更上一层楼!
老师们纷纷表示在本次学术沙龙中收益颇丰,通过这种不同学术视角的讨论,研究方法上的取长补短,田野调查经验交流,既扩展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也大大激发了大家的研究热情,希望以后这样高质量的学术沙龙活动举办得越来越多。
社会学院第一届暑期学术沙龙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