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一份执着护一方炙热,一份坚守有一段收获。
        从同学们返校开始,老师们就夜以继日的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为同学们的顺利返校发光发热。
        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每一位前来报道的同学都能够看到老师们灿若朝阳的笑容,得到老师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走过那顶帐篷,就不会忘记那盏明灯。

        在工作过程中,社会学院的老师们对于工作过程都有了许多的心得体会。本期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老师们的内心世界,寻觅这份工作中的细节点滴!

        胡云龙老师是社会学院参加本次返校工作的老师之一,在这几天中,他先后参加了东5迎新点的迎新工作以及东7东8东9网格片区的管理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体会深刻,下面让我们听听他怎么说。

图为工作中的胡云龙老师

        “在学生的期待和老师的盼望中,我们终于迎来这相聚时刻。学校老师上下一心,细心筹划数月的迎新和返校工作徐徐展开。第一天,我和我的搭档在东5迎新点迎接我们的新生力量。主要工作内容是为新同学办理报到相关手续并送上学院精心准备的礼物包。
        与学生的提前沟通中我了解到:有同学的大件行李很多,一个人拿到寝室有困难。我便将学校安排的摆渡车、报到点到宿舍的距离等信息告知学生,让他们安心,同时在他们有需要时去帮他们拿行李(这里要特别感谢在我离开去帮助学生期间一个人坚守岗位的好搭档赵刘丽老师)。


图为工作中的赵刘丽老师
        这个过程中,能明显感觉这些学生心情更放松和愉快了。有几个之前不怎么说话的学生还主动给我发消息闲聊。在这个大家自称“社恐”,似乎习惯回避社交的社会,这些学生在一个陌生环境中能这么快安心下来,学校、学院细致周密的工作安排,各位迎新老师耐心友善的工作对接是关键。与其说是对环境的适应,不如说是对人的适应。新生会因为刚进校门时被善待的第一印象而更快融入“三亚学院人”这个身份中,这一点我从我的几个学生那里开始感受到了。
        第二天,我作为网格管理员与李曼老师搭档,完成东7东8东9网格片区核对学生信息、告知学生注意事项、回答学生疑问、帮助搬运行李等工作。这个过程中,我的搭档李曼老师令我印象深刻。李老师迎返工作经验丰富,信息的登记核对细致严谨,学生人再多都能在和学生谈笑间迅速完成工作流程。


图为召唤同学们做核酸的李曼老师
        此外,对同在一个战壕的两位寝管老师我同样钦佩不已。她们面对大量繁复的工作依然能友善回应学生!哪怕是闲聊的时候,也是“这些孩子呀”这样闲谈自己孩子的温暖语气。对那些迷糊的学生,吐槽当然是少不了的。“老师我钥匙丢了”,“阿姨我钥匙锁在寝室了““阿姨我寝室用不了热水“。我在这里待的时间里,这样的求助就没怎么停止过。但无奈之余,立刻优先回应并协助解决问题,是她们对这些孩子关怀的最真挚表现。


图为刘妍妍老师与宿管阿姨为同学办理入住手续
        工作很多、很细,老师们承担了很多,但学生是受益的。我在尽力而为,其他老师也在日夜坚守。这次迎返工作,会以安全、有序、学生满意收尾,这是我的期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让我们继续为此念坚持!
        白晓梦老师同样是社会学院参与本次返校工作的老师之一,在接受小记者采访时,她已经连续奋战了48小时。白老师同时还是22级新同学们的辅导员,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她怎么说。


图为工作中的白晓梦老师

        累并快乐着是本次工作的最大感受。老实说,我觉得工作挺累的,因为我从25号开始到现在,到27号晚上的八点,一直在学校这边,很累很辛苦,但是当看到同学们返校的身影,腼腆又礼貌的交流,哪怕给你笑一下,然后说一声谢谢老师什么的,其实心里也挺有成就感的。


图为老师们的工作照片
        返校的同学们总会有一些小迷糊,还是存在那么一些问题。有一些同学还是没有听清楚返校的一些规则,比如学校要求准备48小时内两次核酸报告,然后大家对于这个时间的把握还不太准。还有一些同学对这个水电的充值和使用可能不太了解,这个可以关注一下之前发布的一些生活提示文件。希望大家都能仔细的阅读老师发的通知,然后根据通知要求做一些相关的返校准备,减少因手续问题而等待的时间。
        这几天里,大家都非常辛苦,无论是一路风尘仆仆的同学们还是坚守岗位的老师们,大家都在共同努力。各位同学不要有太多的担心,只要你们按照通知要求做好了准备,剩下的请交给我们。同时也希望各位加入社会学院的同学们,从踏入大学校园开始,能够一步一步的慢慢成长。请记住,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社会学院永远亮着一盏灯等你们“回家”!”
        在这场持久战中,老师们付出了太多太多。也正是因为老师们的不懈努力,我们才能够开启愉快的大学生活!战斗依然在继续,但胜利就在不久的将来。致敬每一位执着坚守的老师,待到花香扑鼻时,让我们一起回望来时路!


(文字:胡云龙、白晓梦、陈梦娜  图片: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