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并深入了解学术研究的魅力与深度。2024年11月7日至8日,社会学院在书明楼D栋1楼的社会学综合实验中心及书阶楼学业大厅旁的心理学实验室,成功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吸引了社会学院广大师生及学院领导的积极参与,现场气氛热烈,学术氛围浓厚。
活动期间,多个实验室纷纷向师生们敞开了神秘的大门,包括社会工作TPR融合实训中心、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实验室、问卷调查与数据处理实验室、田野调查与定性资料处理实验室、社区议事厅、心理学实验室以及录播室。每个实验室都以其独特的学术魅力与实践价值,为师生们呈现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学术视听盛宴,让人流连忘返。
在心理学实验室,刘伟方副教授指导学生们分组参与了沙盘体验、身心体验、心理测评和脑电体验等一系列活动。在沙盘治疗活动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摆放沙盘中的小物件,从而能够映射出自己内在的精神世界。在进行脑电体验活动时,化宇辰老师详细介绍了脑电实验的操作过程:被试者需清洁吹干头发,佩戴脑电网,并通过针管注入脑电膏增强导电性。通过这场实验,同学们亲眼见证了大脑活动的神秘与复杂,更进一步激发了学生们对心理学研究的兴趣与热情。
社区议事厅内,韩潇霏讲师带领社会工作2024级研究生以小组工作的形式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模拟辩论赛。围绕“MBTI是否对年轻人有利”的主题,双方辩手通过引用文献,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对此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辩论结束后,双方团队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进行了活动总结和感受分享,共同总结了前期准备的不足,并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积极回应。韩潇霏讲师指出要有意识地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技巧推动小组活动进程,同时注重节奏过快、专业技巧使用不够自然及分工不明确等情况。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社会工作实践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在田野调查与定性资料处理实验室,刘夏蓓院长和杨杨副教授共同主持这场会议并与社会工作研究生们共同探讨了论文题目的构思与选定。学生们阐述关于自己论文选题的研究方向,涉及残障儿童、养老问题等多个研究领域和热点话题。在残障儿童领域,研究聚焦于增能视角下的个案工作介入,旨在提升残障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在研究过程中,部分同学要运用认知行为理论来矫正个体行为,以解决核心问题。针对养老问题,研究着重于社区照顾功能的发挥,涵盖可行性及问题研究,同时关注社会工作模式的创新,特别是数字赋能如何重塑养老服务。此外刘夏蓓院长指出,当前社会工作方法论面临挑战,强调方法论科学性与有效性至关重要。在论文撰写中,学子们注重文献综述的深度与广度,同时融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以形成更为全面、严谨的研究体系。
大数据与社会治理实验室由黄慧副教授主持举办了读书分享会。她向学生们推荐了《海南社会调查系列丛书》,这些书籍覆盖海南全区域,展现了海南各个地区乡村社会发展的真实情况。为同学们了解海南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提供了材料支撑和依据。此次分享会不仅拓宽了学生们的学术视野,还激发了他们对深入乡村了解不同地区发展情况的社会调查和实地调研的浓厚兴趣。
在录播室内,肖芒教授指导的小组科研活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学生们围绕民族婚姻、文化、就业及信仰等核心议题,展开了全面且深入的学术探讨。他们立足于高校研究视角,深度剖析了这些议题在当代社会中的关键意义与深远影响。在讨论中,学生们各抒己见,彼此交流思想,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致力于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婚姻观念的演变、就业市场的动态以及信仰价值在当代的体现等前沿话题。
此次实验室开放日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学术研究的平台,还激发了他们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兴趣。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和讨论,学生们不仅增长了知识,还锻炼了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社会学院将继续秉承“开放、共享、创新”的理念,举办更多类似活动,为师生们提供更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推动学术研究的深入发展。
(文字:王红阳 图片:蒋璐瑶 编辑:周佩琳 审核: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