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2025年上半年,社会学院在海南省社科课题申报工作中共计9项课题获得立项。8月30日,社会学院召开了“省社科项目申报经验交流会”线上学术沙龙,邀请9位课题申请人分享申报经验与心得。副院长包雅钧主持,社会学院全体教师参加,部分研究生和本科生参会聆听。



  包雅钧副院长首先对9位申请人表示热烈祝贺,并传达学院最新科研激励政策,指出经验与心得分享有助于进一步营造社会学院积极科研氛围,推动社会学院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9位申请人师结合申报课题分别发言。


  邓彩艳老师表示,前期田野调查和文献积累很重要,研究内容需层层递进、逻辑清晰,团队需注重跨学科协作。石花亭老师直接明确,选题是课题申报的重中之重,建议从实践中选题,要多看多学并勇敢申报。刘长波老师强调了申报项目前期积累经验、多方咨询及反复修改的重要性。杨扬老师认为,选题需契合学术规范,避免宽泛,建议将实务经验与科研结合。苏娜尔老师围绕数字包容与灾害治理研究主题,提出要从日常观察中发现问题、重视跨学科研究并增强申请书写技巧。柴玏老师分享了残障儿童收养政策研究体悟,认为要发挥团队优势,选题需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研究设计需逻辑自洽。黄艳钦老师指出,选题需“知己知彼”,把选题指南与自身积累相结合,文献综述需“有述有评”,避免堆砌。梁耀东老师表示,实证类研究要体现出“少说概念,多给工具”,注重将理论转化为可操作的制度安排。黄慧老师从“思、查、写、聊”四字切入,认为随时记录灵感和开放讨论对深化研究极有帮助。



  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肖芒教授作了点评总结,她表示九位老师的经验分享展示了课题申报和研究的多元视角和方法,强调了科研积累和准备的重要性,并指出一份优秀的申报书需要具备理论价值、方法创新以及需求导向三大特质。本次沙龙为各位参会教师提供了丰富的申报经验的参考与借鉴,老师们表示获益匪浅。


  包雅钧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9 项成果立项既是申请老师们个人的科研成就,也是社会学院深化科研合作的集体成果,社会学院将在激励支持、氛围培育、引导规范和品牌意识等方面进一步加大科研工作力度,在新学年开始之际宜总结过往一年科研成绩并明确新一年的工作规划。


  此次省社科项目申报经验与心得分享会是社会学院科研交流的生动实践。教师们不仅交流了申报项目的宝贵经验,还探讨了如何提高项目申报的成功率和研究质量。未来,学院将延续交流传统,助力科研创新发展,书写科研工作新篇章。


(文图:戴涵 审核: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