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

当社会需要更多‘解决问题的人’,我们培养的不仅是社工,更是未来的社会创新者。三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MSW),期待与你共同书写改变的故事。



三亚学院由世界500强企业吉利集团出资建设。作为中国成长最快、最具竞争力的综合类民办大学,建校二十年来,秉承“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的办学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坚持依法合规非营利办学。

一、学校概况

三亚学院始建于2005年,是一所综合类普通高等学校。2021年11月,三亚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社会工作、旅游管理、电子信息获批成为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2023年学校首年开展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同年9月,首批录取的硕士研究生入校学习。

学校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毗邻落笔洞文化遗址,校园占地面积3000亩,下设25个学院,开设65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工学、理学、医学等9个学科门类,在校本科生25000余人,在校研究生48人。

学校科研竞争力在全国民办大学中位列最高等级(A+),已建立翟明国、陈国良、容淳铭等3个院士工作站(院士创新平台),建有民办高校首个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原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任名誉主任。现有国家治理研究院、海南旅游消费研究院、海南省乡村民宿研究中心等多个科研院所。同时,学校深耕办学数字化发展,投入亿元建立海南首个百万级超算中心,运算性能位列全国高校前五。


陆丹校长与三亚市民政局长为三亚市社工培训中心揭牌



二、学院与学位点简介

社会学院的前身系社会发展学院,是三亚学院2005年建校之初创办的学院之一,由费孝通先生的弟子、社会学家沈关宝教授创立并担任创院院长。

学院现有社会发展研究所、海南民族宗教事务发展研究中心、海南省岛屿文化生态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3个科研平台。学院是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单位,建有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基地1个,与三亚市民政局共建社工培训中心1个,建有社会调查与数据处理实验室、社会治理与大数据实验室、田野调查与定性资料处理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包括个案实验室、小组与项目研讨实验室、社区议事厅)、心理学实验中心(预防自杀研究中心)等7个现代化教学实验室。

经过多年发展,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支以高层次人才为引领,中青年骨干为核心,年轻有为、素质优良、富有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教师近年来主持和承担了多项国家、教育部及海南省的重大、重点及青年基金课题项目,在权威期刊和SSCI期刊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在知名出版社出版著作数十篇。

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本科自2008年开始招生,201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是海南省最早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本科院校之一。2011年入选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理事单位,2016年入选海南省首批“应用型”转型试点专业。2021年,社会工作专业获批海南省本科一流专业;社会学科获批海南省特色重点学科,社会工作是主要研究方向。经海南省审核推荐,2021年获批社会工作硕士(MSW)学位授权点,2022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开始招生,是三亚学院首批招收硕士研究生的专业之一。

经过16年的办学积累,社会工作专业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课程体系稳定与开放并举,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形成了成熟的教学模式,积累了丰富的实务培养经验。社会工作专业始终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以实务能力为本位,从行业需求出发,瞄准社会服务需要,强化实务能力的训练。通过共建合作平台,打造政府、学校、行业深度融合的培养机制。截至20252月,本专业已有14届毕业生走出校园,向社会各领域输送近800名专业人才。

本学位点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力量较强,前沿学术联系紧密,行业实践丰富,是一支学历层次高、教研成果丰富、实务基础扎实、富有活力、爱岗敬业的优秀教师团队。团队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大学、厦门大学、日本京都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7人,讲师5,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1人。骨干教师中有马工程首席专家1人,四部委国家级基地首席专家1人,“南海名家”称号1人,第一届“海南省优秀社会工作人才”2人,海南省高层次杰出人才1人,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2人,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2人。

社会工作授权点依托现有优势,回应自贸港需求和数字化治理等社会发展趋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设置了农村社会工作、老年与健康社会工作、人民调解与司法社会工作三个培养方向。2024年起,招收社会政策方向研究生。


社会学院与美亚联创共建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基地



三、导师风采

 刘夏蓓



刘夏蓓,法学博士,社会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海南省B类人才。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美国波士顿大学人类学系访问学者、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博士导师项目访问学者、美国 UMASS 大学教育社会学交流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社会变迁、区域文化与族群关系、教育人类学、社会工作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教改项目1项、国家文物保护基金会项目1项;出版《信仰与变迁——卡力岗人研究》等专著5部,马工程教材1部;在《民族研究》等SSCI、CSSCI收录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撰写研究报告10余部。

 

苏米雅



米雅,男,蒙古族教授,日本京都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三亚学院社会学院副院长,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曾任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民族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反贫困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内蒙古社会工作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城乡社区建设咨询专家。

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与社会工作研究、民族地区社会转型研究、牧区社会研究。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近年来完成国社科、省社科项目十余项,发表专业论文数十篇。

 

肖芒



肖芒,女,编审,硕士生导师。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现任三亚学院社会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主要从事民族社会学研究。近年来主持2项国家项目、1项国际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参与过国内外10多项重大课题研究。曾在青年少社会工作、民族社会工作、女性社会工作和禁毒社会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和实证研究,参加过多个省区的社会工作组织工作。撰写学术专著《双重文化影响下的回族婚姻》《中国云南1000名戒毒者透视》等5部,发表调查报告及论文50余篇、省部级重大项目和舆情项目研究报告4份。曾兼任中国民族学学会常务理事、云南回族研究会副会长等职。

 

杨扬



杨扬,女,中共党员,副教授,社会学院社会学系主任,硕士生导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香港理工大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主要从事华侨华人、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政策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海南省首批社会工作督导,海南省首届“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奖”,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在中外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1篇(其中外文3篇;CSSCI等核心6篇)。出版学术著作4部。主持海南省社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省部级项目6项,承担“中国教育追踪调查”、“三亚市社会工作师培训”等省市级各类委托课题10余项。

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社会工作伦理专业委员会理事,三亚市社会组织评审专家库评审专家,海口强制隔离戒毒所帮教专家,广州市民政局和谐社区指导项目首席评委。

 

黄慧



中共党员,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在读,社会工作师(中级),硕士生导师。三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研究领域:社区社会工作。现有专著1部,主持或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十余项,发表论文十余篇。荣获2018-2019学年校级教学二等奖;2020年参与教学改革项目《基于“能力为本”的社会工作专业“体验式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论文《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发展研究》荣获海南省民政厅2015年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优秀论文奖。

 

张琴



张琴,江苏盐城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三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责任导师。主要从事社会工作实务、老年社会工作、社会治理等领域研究。主持市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2项,参与省级项目5项、国家重点项目1项研究。先后在《农业经济》、《领导科学》、《社会福利(理论版)》等杂志发表论文24余篇、核心论文3篇,著作1部。合著的论文《“三区”社工人才项目的实践困境探究》荣获2014年度海南省民政政策理论研究论文优秀奖。2021年,荣获海南民政厅政策理论研究成果评比二等奖。2022年12月,荣获第二届“海南省优秀社会工作人才奖”。2023年5月,被认定为“海南自由贸易港E类人才”。

 

地木拉提·奥迈尔



地木拉提·奥迈尔(Dilmurat Omar),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三亚学院社会学院教授,原新疆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学学科负责人。德国洪堡学者,科隆大学民族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985”民族宗教问题研究中心特聘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外聘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新疆智库专家,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际萨满研究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民族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新疆社会学会副会长;新疆历史学会副会长;新疆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会长;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议组成员。

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国家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巩固和发展新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研究》,其成果已形成13部研究著作构成的系列丛书,每部12万字,合计130余万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与社会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维吾尔族苏菲主义教团研究》;文科基地研究项目《新疆少数民族社会现代化及其途经研究》另有横向课题2项、国际合作课题3项。

 

陈强



广西鹿寨县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法国巴黎东部大学海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主要为现代社会问题、中国社会转型、中西社会比较。主讲《社会学概论》、《西方社会思想史》、《中国社会思想史》、《人类学概论》等课程,教学经验丰富,尤其擅长互动讨论。

 

许寿童



吉林延边人,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政治学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朝鲜史研究会理事、日本东亚教育文化学会理事、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访问学者。现任三亚学院社会学专业教师,主要研究方向是东亚国际问题研究。目前已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近代东北教育的研究——间岛朝鲜人中等教育与反日运动》独著1部、关于《间岛惨变的研究与纪念问题》、《超越国境的合作——1920年代的广州中韩协会考》、《日本新首相鸠山由纪夫的历史认识与中日关系》等20多篇论文、主持《中韩合作解决日本历史认识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等4项科研项目。

 

韩潇霏



韩潇霏,女,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马来西亚理科大学在读博士,北京大学进修教师,社会工作师,三亚学院社会工作讲师,海南省第一届优秀社会工作人才,海南省高层次拔尖人才。主持省社科课题1项,参与国社科课题两项其中参与重大国社科课题1项。发表核心文章3篇,专著1本。


“当你说‘我想帮助别人’,我们想说:欢迎来到让善意变成专业的地方。”

 

 

三亚学院社会工作硕士点联系人:

杨老师  18689886420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三亚学院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抖音号

    • USY社会学院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