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么么茶】李静老师开展“从摇椅到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线上主题讲座


  • 2022
  • 04/09
  • 21:11
  • 学术讲座

  • 776
  • 浏览量

   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它是人类民族学的一个基本的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在我们传统的认知中,人类学家、民族学家坐在摇椅上,翻着史料,悠然自得地进行着的研究。可是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仅仅靠前辈留下的史料远远不够,田野调查需要更多从摇椅上的人类学家走向田野的人类学家的转变。

   在202248日下午1400-1600由三亚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静老师,在线上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从摇椅到田野——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主题讲座,来自三亚学院心理中心的老师和各个年级、多个专业的同学们都参加了此次活动。

   在活动开始,李老师分享了在2018年走进南疆田野,调研双语教育在南疆的推广情况。老师给大家展示了自己的调研的过程中,在新疆阿图什托尔塔依农场托尔塔依村遇到的一个百岁老人的故事,这位老人分享了自己所亲历的新疆农村的变化,以及他们这代人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的态度。紧接着,李老师讲述了自己在托尔塔依村和阿克陶乡遇到的从小接受汉语教育的小朋友和他们家人的故事,了解了通用语在当地的实际推广情况以及学校老师实际授课语言的转变。还有令人感动的乡村少年在贫困中坚守美术梦想的故事,这些小朋友也成为了此次对于南疆双语教育田野调研的重要报道人。

   经过第一部分的介绍,大家对于民族志研究产生了兴趣,李老师也由此开展了第二部分民族志研究及其范畴的介绍。民族志也称为人种志,是指对于一个种族或一个民族的生活记录或描述。李老师向大家介绍到,民族志的研究方法要求研究者长期与当地人生活在一起,通过自己的切身体验获得对当地人及其文化的理解。老师说到对于专业学生论文的好坏与其田野工作时间长短有着密切的联系,并提出了民族志方法的核心和田野实验法的四同原则,“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理心”。接着,老师通过讲述自己在西北保安族的故事,向大家讲解了民族志的研究方法、研究特征和田野调查者应该注意的道德伦理。

   第三部分老师向大家接受了基于民族志的教育研究—儿童教养方式的研究,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穿着“北大”字样衣服的故事,说明了不同文化群体、不同社会,对于一个儿童成长时期期待的差异。

   最后,老师也对于民族志研究问题的逻辑关系进行了总结。从摇椅到田野、从书宅到田野、从图书馆到田野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也引起了参会同学的共鸣,这种研究方法也将在更多的领域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

   (来源:学生中心)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三亚学院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抖音号

    • USY社会学院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