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就业形势分析及指导


  • 2023
  • 03/11
  • 16:27
  • 就业指导

  • 288
  • 浏览量

一、存在问题

一是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错位”现象。当前大部分高校毕业生都追求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生活,向往高薪待遇,因此在择业时往往只专注于大城市、大企业而忽略了自身的专业特色与未来发展前景。在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指引下,体面成了高校毕业生上大学的目标,促使就业期望较高,部分毕业生对单位选择要求过高,一味追求政党机关、事业单位,不愿意去中西部等偏远地区和民营、合资等中小微企业就业,使毕业生就业期望离基层越来越远,因此错失了许多宝贵的就业岗位。

二是用人单位门槛偏高。部分用人单位没有从企业发展实际出发,盲目地追求高学历招人,成本高投入同时造成人力资源市场人才流失;部分用人单位因不愿花时间进行培训,或担心培训后人员跳槽等问题,更倾向于招用有两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人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应届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例如攀枝花青杠坪矿业有限公司招聘的10名电气技术员与10名机械技术员,都需要有相关岗位工作经验才能任职,针对性地介绍过几名毕业生,都因为工作经验缺乏的原因未应聘成功。

三是就业质量问题。在互联网兴起的时代,应届毕业生受互联网影响,对网络更加依赖,也更愿意尝试由互联网催生的新就业形态,尤其疫情后时代催生出的带货主播、电商推手等新就业形态,因录用门槛低、工作时间灵活、工作报酬丰厚,吸引着大批应届毕业生涌入新就业市场。虽然国家出台了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对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且缴纳了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补贴。但就业形式增多的同时也导致了更多劳动纠纷,部分新就业形态的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未缴纳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参保情况、劳动权益保障情况不容乐观。

二、相关建议

一是加强在校生择业观和就业观教育,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增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引导毕业生树立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新观念。强化社会舆论宣传的正面导向,通过新闻和舆论,长时期、高密度地宣传到基层就业的典型,宣传到基层就业也一样能够体现人生价值,也一样能够成就事业,扫除社会的偏见与狭隘,旗帜鲜明地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加大制度性安排,比如增加“三支一扶”、“定向生”基层岗位数量,实施县级以下企事业单位就业的政策倾斜制度,公招考试对一些特定岗位实施基层或企业工作经历限定等。

二是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用人单位要结合企业发展实际招用人才,不唯文凭用人、不唯经验招人,合理设置一些适合应届毕业生的岗位,从长远考虑建立起人才储备、人才培训机制。

三是鼓励用人单位招用应届毕业生,对招用应届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给予适当政策支持,例如给予用人单位对新招用应届毕业生开展岗前业务培训相关政策支持,以此来鼓励用人单位通过岗前培训替代工作经验的要求,给予应届毕业生更多的就业机会。

四是制定各种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应届毕业生就业。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让应届毕业生在就业方面享受更实惠的待遇。例如进一步加强就业见习政策的力度,给予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16-24岁失业青年更多的资金支持、提高见习待遇,延长见习时间至两年,最大程度发挥就业见习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作用。

五是修订法律法规,完善参保政策,加大执法力度。修订和完善从业关系认定的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完善生育、工伤、失业等保险购买政策,让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获得更多的社会保障。同时要实施有效的监管服务,积极主动地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让用人单位积极主动履行劳动保障所规定的责任义务,保证新就业形态的健康发展。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三亚学院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抖音号

    • USY社会学院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