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场折桂铸辉煌,思想激荡启新章|社会学院肄言辩论队斩获第十五季“思享秀”总冠军


  • 2025
  • 05/15
  • 23:17
  • 学院新闻

  • 14
  • 浏览量

          2025年5月7日,书会堂内思辨激荡,第十五季“思享秀”辩论争霸赛决赛拉开帷幕。社会学院肄言辩论队与管理学院代表队围绕“从申公豹‘妖族标签’看偏见固化,身份标签是自我实现的枷锁/驱动力”这一辩题展开终极对决,最终肄言辩论队以89.33分的绝对优势摘得桂冠,为历时月余的思辨征程画上璀璨句点。



参赛双方及辩题


正方:(管理学院)从申公豹“妖族标签”看偏见固化,身份标签是自我实现的枷锁

反方:(社会学院)从申公豹“妖族标签”看偏见固化,身份标签是自我实现的驱动力


立论与质询:理论奠基,逻辑破局


          一辩选手开宗明义,援引埃里克森“身份认同理论”,指出标签是社会互动的符号,个体通过主动解构与重构标签,实现从“他者定义”到“自我赋权”的跃迁;二辩选手随即对正方一辩展开质询,以《社会认知心理学》实验数据为矛,直指对方逻辑漏洞:若标签仅为枷锁,便无法解释“女性主义运动”以“女性”身份标签凝聚力量、推动社会变革,并援引《偏见固化研究年鉴》数据,揭示新旧偏见的动态博弈推动认知进化,标签的争议性恰为个体突破刻板印象提供动力源。



自由交锋与对辩:拆解框架,直击本质


          自由辩论环节,正方以“标签固化导致社会排斥”为攻,反方三辩选手以戈夫曼“符号互动论”破题,犀利反诘:若标签仅为枷锁,则无法解释历史上“黑人民权运动”以“黑人”身份为旗帜凝聚抗争力量;四辩选手则与正方四辩展开激烈对辩,借福柯“权力话语”视角,指出偏见本质是话语权的争夺战场,身份标签的“污名化”与“再赋义”动态交织,恰为个体争夺叙事主动权提供契机。



质询与升华:逻辑闭环,价值突围


三辩选手质询正方一、二、四辩环节,以社会学视角追问:当正方强调标签的“枷锁性”,是否忽视了边缘群体通过标签“再赋义”实现身份觉醒的可能性,并援引“酷儿理论”案例,论证“标签的流动性恰是抵抗偏见的武器”;总结陈词环节,四辩选手以马丁·路德·金名言“黑暗不能驱除黑暗,唯有光明可以”作结,呼吁“以标签为火把照亮偏见迷障”。



赛果揭晓与展望


经过评委综合评议,本场决赛结果如下:

管理学院(正方):87.67分        

社会学院(反方):89.33分


荣耀时刻:以思辨之名,镌刻青春


          评审团高度评价社会学院的表现,盛赞其“以社会学经典理论为骨、现实抗争案例为肉,构建起兼具学术厚度与时代温度的论证体系”。在雷鸣般的掌声中,三亚学院学生处处长孙凡老师为冠军队伍颁发奖杯。肄言辩论队队长孟佳阳动情致辞:此冠属于每一个在深夜打磨论稿、在交锋中追问真理的灵魂。辩论绝非逞口舌之快,而是以思辨为刃,剖解时代症结的修行。希望社会学院肄言辩论队新一代辩手能够继续以批判之眼破茧、以共情之心织网,在追问中传承思辨的基因。




         本届“思享秀”以辩题串联技术迷思、社交困局与身份认同,社会学院肄言辩论队以批判之眼观照现实、以人文之心熔铸理性,他们的胜利不仅是技巧的胜利,更是思想的胜利——在标签与偏见交织的当代语境下,这份对“主体能动性”的坚信。辩途未止,星火燎原,期待他们继续以思想为剑,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Z世代的思辨之章。


(文字:王诚璧 图片:邓如意 编辑:吴永豪 审核:高文)

  •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吉阳区学院路191号 电话:0898-88386732 招生电话:0898-88386737
  • 学院邮箱:ssusy@sanyau.edu.cn
  • 三亚学院社会学院 版权所有
  • Copyright © 2024 University Of Sanya.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Taoyuan
    • USY社工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微信公众号

    • USY社会学院抖音号

    • USY社会学院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