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晚,社会学院于书明楼B412教室成功举办暑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本次活动特邀社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韩潇霏、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石花亭、社会学专业教师高娟、应用心理学专业教师施益担任评委。来自不同专业的15支实践团队齐聚一堂,展示他们在暑期深入田野、社区与基层一线的调研成果,以青春脚步丈量社会现实,用专业知识回应时代需求。

评选现场,各团队的选题兼具人文温度与学术深度:既有聚焦“AI聊天机器人缓解社交焦虑”、探索情感交互“剂量阈值”的前沿课题;也有深入黎族青少年群体,围绕“身份认同双重边缘化”问题,提出“校园资源对接+家庭工作坊+同辈互助”心理韧性提升方案的在地实践;另有团队关注随军家属就业、台风灾后社区重建、老年人幸福感等民生议题,运用问卷、访谈、个案工作等专业方法,为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实证支持与可行路径。

(各位同学展示社会实践成果)
“我们不再是文化的旁观者,而是主动的挖掘者;不再是理论的学习者,而是实践的赋能者。”一位参评学生的发言,道出了全体团队在实践过程中的共同感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深山奔赴海岸,从科技融合人文,从少年关注到老年——这不仅是一场实践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青春力量与责任担当的生动诠释。

(活动结束后合影)
随着第15支团队的汇报结束,本次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维议题的暑期社会实践评选活动圆满落幕。活动充分展现了社会学院学子将理论融入实践、以行动服务社会的专业素养与青春活力,也为推进基层治理、文化传承与民生改善注入了持续的青年动能。
(文字:乌日娜 图片:李开盛 编辑:马意珊 审核:白晓梦)














